《道德经》第五十六章 归真

第五十六章 归真

【本义】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;挫其锐,解其纷;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;故为天下贵。

【通述】

智者不会过多的表态,以免自己的意见会压制他人,让他人在理解上产生偏私虚妄之念。而过多的表态,促使他人产生偏私虚妄之言行的行为,则不符合智者的所为。

因此要想塞堵住偏私的孔窍,关闭住虚妄的门径,任何违背自然之道的学说思想和社会道德,都将在思想的碰撞中失掉它原有的锐气和显耀光芒,当我们一层层去掉它表面纷杂的荣光,才会发现它们像尘土一样,蒙蔽着人们对自然之道的认知,万物会变回最初本真的样子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玄同”。

到一切归真的“玄同”状态,将不以亲疏、利害、贵贱来判定人和事物,而是遵从自然之道,因此能为天下人所推崇。

【释义】

知者:即智者,古代特定群体中的精神领袖。
不言:本意指不说话,这里指不过多表态。
玄同:指事物历经变化后又回到本真的状态,也叫归真。

【图引】

当时,尊师之风盛行,每一个学派或不同社会道德领域的精神领袖,都是门人弟子崇奉的对象,而为师者也不容学生提出质疑,不容有二意存在。作者拨乱反正说,古时的智者,都是平时不怎么多表态的,生怕自己一先表态,门人弟子会迎合自己,而产生言行上的偏私虚妄。而现在的很多人,却不敢让门人弟子质疑自身的学说思想或崇奉的社会道德。

第二段中,作者鼓励所有的人要敢于质疑和思考,只有在质疑和思考中,才能接近真知。又拿当时为师者不愿让门人弟子质疑的“亲疏、利害、贵贱”等借口开刀,指出,质疑、思考和碰撞,是追求真理的玄同(归真)之道,与亲疏、利害、贵贱无关。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遵从自然之道,因此,会更受世人的推崇。

服务说明:

(1)、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,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;

(2)、学分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,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,并非购买文件费用(1元=1能量);

(3)、如遇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失效,可以联系微信,管理员都会及时处理的或将资料发送至您提交的邮箱;

(4)、在您未收到文件之前,可以联系客服微信:yem669 进行退款;

(5)、不用担心不给资料,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,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!放心!

更多智慧关注公众号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